学生课外实践有声有色,有他悉心指导的身影;学生听课茅塞顿开,有他循循善诱的启发;雅行教育在中小学开花结果,有他辛勤汗水的付出……当众多学生、老师和教育专家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时,他在幕后开心地笑了。他就是追求“已和”、保持着淡定从容心态的教育学院副院长叶显发副教授。为师哲学:“在我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
约好的采访时间,正好碰上叶显发要指导学生参加辩论赛。“学生的事情最重要,我先给学生辅导,请你等一下。”叶显发走进辅导室,却让记者等了近一个小时。
像这样的辅导活动占去了叶显发的很多时间。他说:“学生的事情是第一位的,教学准备和科研工作可以加班加点完成。”
“对学生支持多一点,他们的信心就强一点,我也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次指导学生竞赛,他总是自己先思考,搜集资料,碰到不是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总是先认真学习。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叶显发指导了8名学生,效果很明显。他经常给一位英语成绩薄弱、信心不足的学生打气,帮助该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他辅导学生获得过本科毕业论文全省二等奖、硕士论文省级优秀奖,他指导学生完成的作品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平面类)大赛优秀奖,这也是我校唯一获得平面类奖项的作品。今年,他又拿出1000元经费资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教学哲学:跳出三界外,又在五行中
从事教育评价研究的叶显发经常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自我打分:“教学的有效性贵在教师、学生、知识三者共鸣。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产生冲击力,让学生形成顿悟。”
多年的积累,叶显发形成了讲究说理、注重条理和追求生动性与辨证性统一的讲课风格。他有一个“哦”理论。他解释:“当学生为一个问题想了很久都没有弄明白时,老师的一个提醒或者引导,一下子就让学生明白了。‘哦,原来是这样啊’。”
课前如履薄冰、课中淡定从容,是他教学最大的感受。他说,如履薄冰是要认真对待教学,课前准备做充分了,讲课就轻松自如。
每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三年一重来,这是他备课本上的变化。他说:“虽然学科的基本理论没有变化,但每年教育的重点热点问题在变化,备课要与时俱进。”
在理论和实践的断裂处穿行,让理论在实践的大地上生根,是叶显发教学的最大特点。他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每年自费带学生到中小学去学习参观,请中小学校长来校作报告。他创新的火花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与媒体记者的交流上,他是不少记者的“座上客”,经常受邀点评教育热点问题。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受到了省教育厅的关注,连续3年暑假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上课。
科研哲学:做一名优秀酝酒师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但叶显发就甘于在深巷中做一名优秀的酿酒师。他说:“我是一名教师,本职工作是教学、科研,每个学校都要我去做,我哪来时间和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啊!”
叶显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评价、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研究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他成了全国中小学雅行教育的设计者,在广埠屯小学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推行雅行教育,就是对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进行一次全新塑造。”叶显发说。他的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彭永成把雅行教育与忠、诚、孝一起归纳到学校德育教学的整体框架内。
我省仙桃市仙源学校也是叶显发成功推行雅行教育的学校之一。该校编写了雅行读本,成为仙桃市雅行教育的中心,在全市掀起了雅行教育的高潮。
做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成果的传播者,一直是叶显发的追求。他主持了武汉市重点课题“小学生问题教学的策略与研究”,被多所小学聘为业务顾问。近年来,他又以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为试点,“小学课堂教学事件生成课程资源策略与研究”获得了好评。
“我做科研有三个字:‘实’,研究成果让中小学有实实在在的变化;‘真’,以真情打动人;‘小’,小处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叶显发说。武汉市惠济路小学校长范学英称他是“武汉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最好的教育专家之一”,一些中学校长称他为“请都请不来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