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我校地理科学系1978级校友曾刚将其所著的《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崇明生态经济规划为例》、《科技中介与技术扩散研究》两本书赠送母校。

由曾刚校友任编委会主编的《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崇明生态经济规划为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该书分理论与模式、应用与实践两篇,共计九章。为了探索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模式、应用与实践,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项目“崇明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上海市崇明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开展实地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笔者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特别是岛屿生态经济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与发展模式,并根据上海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条件和战略目标,从崇明生态产业发展以及农业、工业、研发产业、国际教育产业、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岛屿生态经济规划实践,以供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研究的学者和高校学生、政府管理部门人员、企业管理者参考。

由曾刚校友与他人合著的《科技中介与技术扩散研究》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5月出版。该书系统地研究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影响因子、网络特征与技术扩散之间的相关关系等理论问题。通过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韩国京畿道地区、中国长三角地区三个人口产业密集区的科技中介发展机构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区域科技服务机构与技术扩散互动关系模式。
曾刚,男,1961年11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2年7月获湖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地理学)。1988年—1996年在德国留学、工作,1992年7月获德国Justus-Liebig-University-Giessen区域规划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工作。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人文地理学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湖北大学上海校友联谊会会长。与加拿大Toronto-University的Prof.Dr.Harald Bathelt、德国University Hannover的Prof.Dr.Ludwig Schaetzl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主要从事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与规划、产业集群、企业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外学术期刊、出版社发表论著80多篇(部)。
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流域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国University Duisburg-Essen兼职教授。
目前,所赠图书已被学校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