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0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院士专家讲座”第六讲开讲,我校校友、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研究员受邀作了一场题为“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讲座。讲座由华中师大校党委书记丁烈云主持,副校长李向农、杨宗凯,华中师大理科院(系、中心)师生和相关机关、直属单位中层干部等300余人听取了讲座。
张先恩司长的讲座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科学研究活动要更多地服从国家利益”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他首先从科学技术导致产业革命和强国更迭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引领地作用。接着他指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整体上处在迅速提升阶段,正在从跟踪模仿转向创新,量变转向质变,原始性研究增多,国际影响扩大。同时他还提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偏低、创新单元功能趋同、创新环境亟待改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随后,他由我国科学与技术“十一五”发展纲要与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能源耗竭、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粮食短缺等重大难题,引出我国要依靠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先恩司长的讲座引用了大量的权威数据,插入了许多精致的图表,还融入了大量的实例,使整个讲座充实、丰富且生动。讲座结束后,华中师大丁烈云书记、杨宗凯副校长还邀请张先恩司长参观化学学院和物理学院。
据悉,华中师大校党委曾于4月23日邀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潘懋元先生来该校作“院士专家讲座”专题报告。
张先恩,男,1954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研究员,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我校生物系,后分别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微生物学)和博士学位(生物化学)。1986年起曾先后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学术机构进修和做合作研究。1992年以来,历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武汉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现任国家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司长,主要负责国家基础研究政策、规划研究制定、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科学数据共享及基础性工作等的管理。(程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