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湖北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校友、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院长、土家族研究中心主任黄柏权教授和我校商学院院长柳剑平教授同时作为理论界人才当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从2004年起,省委宣传部实施了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制定了《“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及其配套《办法》,在人才培训、项目资助、表彰奖励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2006年以来,我省已两次推荐选拔70多名“五个一批”人才。这次入选的“五个一批”人才共24人,其中理论界7人,武汉大学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人、华中农业大学1人、湖北大学1人、中南民族大学1人、三峡大学1人。
黄柏权,男,1962年3月生,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1983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武陵地区和三峡地区民族历史文化尤其是土家族研究,提出了“武陵文化”、“武陵民族走廊”的学术概念,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倡导和主持了“武陵民族走廊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土家族学者数据库”建设项目;积极参与了恩施州及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多项名录(杰出文化传人)申报纪录片的拍摄和文本撰写;发起主办或参与主办了“中日韩民俗演艺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武陵地区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土家族确认50周年座谈会”等学术会议,是第十六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民族传统生态学知识论坛”的组织者之一,任论坛副主席。2003年以来,他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4项,出版《土家族白虎文化》、《悠悠洗车河》、《湘鄂西土家族》、《武陵土家人》、《民族理论与当代民族问题》等多部专著,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60多篇。2005年被评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柳剑平,男,1961年6月生,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从事无政府主义思潮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研究,在全国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和徐善广教授合著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史》1990年获中宣部“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国家图书奖前身)二等奖。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从事当代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1项、人事部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课题1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近30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摘录或复印,1项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被国内多所高校列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主讲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曾被评选为湖北省优质课题。担任商学院院长期间,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被评选为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6年被选拔为湖北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