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7-88661722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村官校友李品学先进事迹受当地媒体关注
本条信息发布于:2010/06/04

近日,《荆州日报》、《江汉商报》和荆州新闻网等媒体报道了我校艺术学院2004级校友李品学在基层农村扎实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事迹。现全文转载《江汉商报》的专题报道如下:

“科学发展,荆楚楷模”系列报道之六

大学生村官乐当群众“服务员”

——记松滋市沙道观镇车路口村党总支书记李品学

“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在松滋市沙道观镇车路口村,就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当起了村民产业发展的经济联络员,他就是我省首届大学生村官、湖北大学优秀毕业生、沙道观镇车路口村党总支书记李品学。“刚开始以为村官就是帮助村干部打打杂、跑跑腿,可要做好,还真不容易。”李品学介绍说,2009年7月,他被镇委调任车路口村总支书记,没有职业技能、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刚开始起步真难。于是,他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我在农村的时间不长,也谈不上有什么基层工作经验,但我还年轻,我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农村的沃土上,为车路口村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怀抱理想,李品学正确地认识自我,改掉学生腔,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

全国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火如荼进行,村里如何创新发展,李品学左思右想,寻寻觅觅。首先,书写宣传标语、创办宣传专栏、建立学习园地,他让村民了解到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学习和如何学习的道理。

光是理论道理还不行,怎样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才是硬道理。李品学考虑,村里的西瓜、葡萄、水产养殖是三大主导产业,于是,他组织农技站、林业站、兽医站工作人员,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座,走访农户,综合整理农户意见。

他主张全村西瓜种植以麦—瓜—棉—菜高效生产模式为主,村里1500亩的瓜地,实现了总产值750万元的目标。在葡萄种植上,村里以瓜果合作社和农副产品产销协会为依托,规范建园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标准,通过“昌本牌”商标注册及葡萄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完成1500亩葡萄基地4500吨的总产量,实现亩平6000元的纯利润。他还组织村民开发渔场周边低湖田,全村1500亩连片鱼鳖混养、网箱养鳝、虾稻连作、鳜鱼套养。三大产业的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同比增收了750元。

在国家政策扶持和镇政府支持下,李品学还多方筹资110万元,完成了3.5公里的水泥路硬化,沟渠疏通3000米,维修危桥2座。村民们都称他是经济发展的“联络员”,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信心满满的李品学表示,他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村里产业,为大学生村官的发展谋划新路子,树立新典型。

(校友总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