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良,1965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强电磁工程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86年王秋良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韩国电气研究所工作;1998年至2000年在韩国三星高等技术院担任高级研究员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0年至2002年在英国牛津仪器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2003年至2004年在德国重离子加速器中心担任客座教授;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科研成就
王秋良校友在强电磁装备构造理论、设计方法与成套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其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包括国家级以及省部的科学奖励6项,国家发明专利78项,授权专利35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他首次研制成功无液氦闭环运行抗电磁干扰磁体、空间探测器、超大分离间隙、物质结构分析与介入医学等的磁体系统。发明了多种电磁与低温结构磁体系统并用于运动和超重力环境。首次实现微振动零挥发低温系统用于高敏感信号检测磁体系统。研制出世界首例高精度非完整球超导转子用于导航器件。系统地建立了从超导线材的极细丝到磁体宏观结构的极高磁场磁体的电机械效应有限元弹塑性数学模型,发展的软件用于高磁场科学仪器磁体系统研制,具有快速收敛高精度预测900-1000MHz磁体应力失效行为 ,为我国强电磁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论著
据不完全统计,王秋良校友在国际知名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233篇,其中SCI收录有92篇,EI收录有123篇,CSCD收录62篇。国家发明专利 78项,授权专利35项。论文他引354次。
承担项目
王秋良校友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技术计划、973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财政部重大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以及横向等项目,兼任国家大科学工程"稳态强磁场"一级课题负责人 。
母校情怀
2019年王秋良校友应邀参与湖北大学北京校友会年会活动,与校友们共叙校友情谊,共话美好发展。
2020年11月,王秋良校友在北京参加湖北大学校董、校友代表座谈会,与校友们畅叙沙湖情,共话湖大新发展,同时为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2021年王秋良校友参加学校建校九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室,回忆了在湖大四年求学的点点滴滴。他对母校九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热烈的祝贺,并作为校友代表在大会上致辞!他说:“三十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我确定了我的专业方向和职业理想,成为了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母校把“育人是一项良心活”、“科研要做在祖国大地上”等核心价值作为宝贵财富在毕业时交给了我。这三十多年里,当初我的任课老师黑板板书时的一丝不苟成为了我做事情、做学问的准绳;“自强不息、克难奋进”的精神也成为了我个人成长发展、努力求索的印证。作为母校培养的几十万名毕业生当中的一份子,我代表在座的校友们、同学们,代表身在祖国五湖四海、心系母校发展的湖大人向母校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