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刚,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武汉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副教授……”
这是在采访邓小刚老师前,记者在百度网搜索到的关于他的部分信息。当与记者面对面交谈时,他的和蔼可亲离“刑法”二字相去甚远。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不足,坦言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他总是说:“学生有朝气,这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吸引他的地方,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提起邓老师,政法与公共学院学生社团的同学们没有不认识他的。“他是我们的老朋友,每次举办活动我们都要找邓老师指导。”模拟法庭的一位学生说。
近几年来,邓老师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好模拟法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模拟法庭已成为我校的一个品牌社团,对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担任校法学会顾问,课余时间作案例分析报告,为学生分析各种疑难案例,剖析其中的法理,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的指导下,法学会荣获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光荣称号。他指导学生参加省高校法律辩论赛、省大学生辩论赛,我校荣获武汉地区“天伦杯大学生辩论赛”亚军。
邓老师十分关心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他经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前途、对人生的想法,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为便于交流和及时帮助学生,他每学期都要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QQ号和电话号码。他耐心辅导考研学生学习,经他辅导过的学生很多都考上了知名大学研究生。
在我校贴吧上有这样一张帖子:“你最欣赏湖北大学哪位老师?”邓老师名列其中。他说:“要想上好课,教师首先要把讲授内容‘吃’透。”听过他讲授《刑法》课的学生说:“邓老师上课不需要看讲义,脑子里似乎装满了法律条文和案例。”
邓老师阅读广泛,知识面宽。“乱七八糟地看,颠三倒四地想,没完没了地写。”这是邓老师很喜欢的一句话。他笑称自己没什么爱好,就喜欢读书、看报,“静静地做学问,是一种享受”。
邓老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从新视角引入新知识。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刑法》课实践性很强,将实战演练和课堂教授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促进,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他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务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邓老师积极开展科研,先后在《法制日报》(理论版)、《江汉论坛》、《行政与法》、《湖北大学学报》等重要核心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合著、参编(含副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与对策研究》、《法学基础成案研究》等著作、教材多部。
近几年,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先后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法官犯罪研究》、《刑罚效益论》和校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等课题,并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与对策研究》、《证券犯罪理论与侦查实务研究》等省部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