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7-88661722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沙湖英才之八:优秀教师标兵黄世强教授
本条信息发布于:2007/10/09

话不多,做事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他就是我校优秀教师标兵、从教39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世强。

言传身教育桃李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把满腔真情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用高尚的师德影响人、用渊博的学识培养人、用认真的精神教育人。为了完成这一职业赋予我的使命,我倾注了几十年的精力。”

秋天的阳光照在黄教授的脸上,他显得更加精神,平和的语言透露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含义的深刻理解。

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的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碰到不懂的,我要求他们先看书,然后再谈。”黄教授说,一本书多看几遍,能增加知识的深度,多看几本书可以增加知识的广度。

2002年,一名学生专升本考入我校高分子材料专业,基础比较差,很多专业知识没有学过。当时,黄教授就让她先在书中寻找答案,逐渐培养了她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毕业时顺利考上了我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参与了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德国汉高公司横向课题等的研究。

黄教授结合学生实际归纳了创新的三个层次:一是理论结合实践应用理论知识;二是创新性研究,在别人基础上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三是创造性研究。“这都需要厚基础。多看书,多做小实验,是厚基础的第一步。”他说。

说起黄教授的课,师生都说“实在”。他讲课表述简练、严谨,不仅系统性强,而且经常引导学生探索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的教案每年都要修改1/3以上。

真心诚意爱学生

黄教授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每天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就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解答学生的问题。“多年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和学生在一起心里踏实。”他缓缓地说,“教师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但该批评的时候就要批评,这种严格要求也是爱。”

前几年,有个学生乱花学费和生活费,期末多门功课不及格,当时就想退学。黄教授把这名学生的家长找来,这对父子都哭了。在黄教授的教育和辅导下,这名学生边学新课边补旧课,毕业后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应聘到襄樊一家企业做技术员,两年后当上了副厂长。

黄教授的一名硕士生,由于一些原因消沉了一年。在他鼓励下,这名硕士生今年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的博士生,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就有2篇被SCI收录。

一丝不苟做学问

“大学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性研究能力,才能胜任传播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工作,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研是大学教师履行使命的一个前提。”黄教授说,“我从一名本科毕业生,到现在带博士生,我做到了这两点,一是边工作边学习,不断丰富知识,二是积极开展科研。”

1993年,黄教授调入我校后负责筹建高分子材料本科专业。现在,该专业在湖北省有了较大影响,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认可,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大部分考上了全国材料学前10位高校的博士生。

黄教授说,老师只有知二、知三才能讲一。对教师而言,教学和科研就是一件事。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做学问。

30多年来,黄教授按照“坚持主攻、协调相关”的原则,从事有机硅材料研究,参加、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曾分别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主编出版新型有机硅材料、特种粘胶剂、环保粘胶剂等著作5部。现在还担任中国粘胶剂工业协会理事、有机硅材料杂志编委、湖北林业经济杂志名誉主编和湖北省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