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7-88661722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沙湖英才之九:优秀教师标兵潘永才副教授
本条信息发布于:2007/10/15

潘永才,物电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校优质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责任教授。1998年荣获校“十佳师德标兵”称号,今年获得校优秀教师标兵称号,多次获得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

忙,是潘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一个下午,他匆忙地接受记者采访,就赶去参加一个会议。他也自称是一个忙中收获快乐的人。

“我并不认为我的工作有多优秀。我只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当记者祝贺他荣获我校2006年“优秀教师标兵”称号时,他谦逊地说,“我喜爱教师这个职业,虽然很忙,有时候会很累,但学生学有所成时,我就有一种自豪感。”

潘老师的课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教学连年被评为优秀。他说:“教师上课语言要尽量简练,深入浅出,多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神态,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调整讲课方式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潘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限于课堂。在课余,他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必要时还会对他们单独辅导。很多学生经常给他发电子邮件。他打开电子邮箱,记者看到里面有很多学生发过来的邮件,有请他指导的论文,也有关于课堂的疑问。

听过潘老师上课的学生对他有一个共同印象——负责。2003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李晓说:“潘老师带的课比较难学,但他用我们能够听懂的的方式进行表达。我们有疑问发邮件向他请教,他不但马上回复,还在下次课上耐心讲解,这让我们很感动。他很勤奋,即使是周末也经常可以在办公室看到他的身影。今年中秋节,他亲自到实验室送给我们一盒月饼,我们感动得都想哭了。”

科学研究不甘人后

近五年来,潘老师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教研项目1项,校科研项目1项、教研项目2项,主持河南油田横向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1部;两次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全国第九届“挑战杯”比赛三等奖。他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2004年有一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2005年有两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

行政工作兢兢业业

2002年初担任学院副院长后,潘老师的工作更忙了。实验室建设花费了他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2003年成为我省省属高校第一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2006年7月10日,该示范中心得到省教育厅专家组的好评并通过了验收。2006年10月,潘老师主持申报的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于今年5月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答辩。

“建设一流本科,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建设好实验室,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就业铺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说。

他非常重视安全工作,经常不定期检查各实验室、办公室的安全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注重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教育,组织安全知识讲座。今年3月,物电学院被评为我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他在表彰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他积极为学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提案人,他连续三次向教代会提交的“关于加强学校工科专业基础建设的提案”(2001年)、“加大实验教学开放力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03年)、“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05年)获准立案,对加强实验室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