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27-88661722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我校校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玉堂教授作客思睿讲坛解读传统文化
本条信息发布于:2008/05/02

2008年4月1日,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湖北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旅游协会会员刘玉堂教授作客思睿讲坛,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讲座。

作为我校历史系校友,刘玉堂教授的开场白中充满了对母校的怀念与赞美:“一直以来最让我留恋的湖泊是沙湖,最让我留恋的地名是琴园,最让我留恋的大学是湖大!”引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刘教授把学习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归结为八个有利于:一、有利于培养世界眼光。二、有利于宏扬民族精神。三、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四、有利于巩固文化知识。五、有利于增强道德修养。六、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七、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八、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提高素质修养需要传统文化

刘教授引经据典,列举了如“小康”、“吃醋”、“双喜”等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风趣诙谐的讲述它们的来源,告知大家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无处不在。他说到:“当下流行的公民道德修养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具体有‘国家关’、‘忧乐关’、‘生死关’、‘恋爱关’、‘荣辱关’、‘福祸关’以及‘气节关’,均可用传统文化来解读。而胡主席的八荣八耻更是将道德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还用了“八知,八不知:知道周迅,不知鲁迅;知道关之琳,不知卞之琳;知道……”来告诫同学们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宏扬民族精神需要传统文化

当下,恶搞在网络等媒体中盛行。刘教授认为当代推动民族精神传播的是文化领袖和道德英雄,但是现在,董存瑞被恶搞为受到班长欺骗,被迫炸碉堡;刘胡兰也被指临死招了供,原因在于当铡刀放在她的脖子上时她说过的慷慨激昂的一句话,“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咬文嚼字的恶搞者,把这句话曲解为“我舅是中国共产党”。如此荒诞的恶搞如李白身世,白居易诗词等,例子不胜枚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在,全民炒股热,就连庄重严肃的国歌也被恶搞为股歌,刘教授对此深表堪忧,所以他告诫大家有必要重新了解传统文化。

发展经济需要传统文化

现今正是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刘教授在这个大背景下主要从文化经济中的影视经济讲起,说现在是“欧风阵阵、美雨绵绵、日浪滚滚、韩潮滔滔”,而中国的影视片子则多而不精。刘教授把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一、艺人素质低下化;二、内容单一化;三、形式模式化。并且还对此旁征博引,引来在场同学的阵阵掌声与笑声。刘教授说:“文化不仅仅是搭台,应该是主角,因为其本身就是经济。而传统文化本身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一些科研、内政外交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刘教授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提到,科技产业带动湖北光谷的发展,二湖北可以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谷”,来构建湖北坚实的“文化长城“。在关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问题中,刘教授提醒大家,网络提供的资源是很丰富,但是不能依赖网络,要少上网,多读书,读有价值的,感兴趣的书,读书是最重要的。

来自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研二的研究生叶文斌,听完讲座后感慨地说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我们有必要去探索、挖深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自己本源的东西,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少了这个‘本’,就无法谈些‘枝叶’方面的东西了,所以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