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应我校党委宣传部邀请,“楚天都市报校园文化行•抗震一线记者进校园”活动走进我校。楚天都市报副总编辑陈红彬率校友张泉、卢水平、宋枕涛和其他3名战地记者做客我校商学大楼学术报告厅,与同学们分享新闻背后的故事。

首先,校党委副书记刘国新代表学校对楚天都市报举办此次有意义的活动表示感谢。他说,都市报抗震一线记者不畏疲劳、不辞辛苦,来我校与同学们面对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灾区的苦难和真情,用自己模范的职业行为激励同学们努力成才,可谓是一次生动的抗灾教育,一次生动的救灾动员,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接着,陈红彬副总编辑感谢我校为都市报快速发展提供的人才支持,高度评价我校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并欢迎有更多的湖大毕业生到都市报工作。“楚天都市报280余名员工中,有25位为湖北大学校友,我们总编辑张勤耘就毕业于湖大,此次作报告的6名记者中,有3人毕业于湖大。”陈红彬副总编辑激励人心的话语赢得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6名战地记者图文并茂、声泪俱下地讲述了灾区的惨烈与悲痛、灾区人民的苦难与坚强、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全国各族人民的精诚团结。动情的演讲和精彩的问答,让现场师生无不动容,许多人泪如雨下。“记者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到灾区的真相,让整个民族凝聚了团结和爱心。他们所作的一切,更坚定了我投身记者行业的决心。”文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吴文敏在听完报告后说。

校党委副书记刘国新(右二)、楚天都市报副总编辑陈红彬(右三)、楚天都市报教科文部主任陈平(右一)等到现场参观了抗震救灾摄影图片巡展
报告会后,作为团中央批准的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我校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07级学生周凡为记者们现场“传授”了走出阴影的方法和窍门。
据悉,楚天都市报抗震一线记者进校园活动共进五所高校,我校为继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后的第四站,活动引起了各高校师生的强烈反响。在记者深情讲述的同时,抗震救灾摄影图片巡展的部分图片也在我校图书馆广场展出。
六位战地记者的简介:

六名抗震一线记者(左起):蒋绶、许少峰、卢水平、舒均、张泉、宋枕涛
张泉:深度报道部副主任,毕业于湖北大学,先后参加过98抗洪、澳门回归、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发射、以及南海一号打捞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共获得湖北省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好新闻一、二、三等奖等各类重要新闻奖项50余项。
蒋绶:机动部记者。先后报道过武航飞机失事、常德张君银行劫案、山西矿难、金三角禁毒、九江地震、山东胶济铁路列车出轨等重大事件。
卢水平:教科文卫部记者,毕业于湖北大学,先后7次获得湖北新闻奖、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新闻奖。
宋枕涛:摄影部记者,毕业于湖北大学,曾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全国晚报都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北新闻奖。
舒均:机动部记者,先后参与“大学生良心税”、“广水农民工义举感动惠州”、南海一号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曾获湖北新闻奖。
许少峰:摄影部记者,曾获湖北省新闻摄影一等奖。